关于哪吒

近日,《哪吒之魔童降世》在暑期档上映,一个半小时票房破亿。紧接着又直接打破动国产画电影票房天花板,创造内地影史动画电影的单日票房新纪录。那些因为魔童丑而预计票房不佳的人,转脸就要二刷三刷。哪吒再一次成为了「风云人物」,所以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哪吒那点事。他为啥叫哪吒?到底是哪路神仙?

哪吒是托塔李天王家的三太子,一个中国本土神仙,但他的原型是个外国神。最早的传说来自古波斯和古印度教,神话中有「努扎尔」和「那咤」两位神仙。这二者从古波斯拜火教传到印度,再从古印度佛教传到中国,成为我国佛教系统中的神。进入本土后,便衍生除了很多民间传说,后来又有了戏曲和小说等内容。

哪吒一词最早出现于道教书籍之中。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,以「道」为最高信仰,在中国古代鬼神崇拜观念上,以黄、老道家思想为理论根据,承袭战国以来的神仙方术衍化形成,距今已有1800年历史。道教为多神崇拜,哪吒是「那咤」等成为民间奉祀的保护神以后,逐渐被道教所吸纳、融合、再造的产物,是道教护法神。

「哪」是古汉语复合名词,据《康熙字典》和《辞海》的解释,「哪」指「傩」,本意是驱邪消灾,鬼神之偶像;「吒」字为正义,咤(异写)即叱、吒,指叱吓邪恶之意,万邪诸恶的克星,象征叱怒也;哪吒合一即以傩叱祓禳鬼怪,有毫无阻档之威力与战无不胜之意义,此神名叱咤风云,代表至高无上的神威。

道教将其遵崇供为中央祭坛的大罗天神,地位高贵鼎盛,神仙谱中被归类为「忠武战神」之位,属于武神一系。在民俗中,哪吒则被尊为护世护民的「五营神将」之首,乃统领天兵天将的元帅之神,又称「太子元帅」,常以娃娃或者少年儿童的模样登场,终成神话史上独特无双、神通广大的天庭童神。

如今我们所听到的这些哪吒的故事在唐朝时就已经出现了。唐朝崇佛风气兴盛,佛经故事中的这位天王小儿子的事迹便广为传播,并开始成为唐代笔记小说中的人物。如唐玄宗时期《开天传信记》里就记载宣律和尚路遇那咤的故事。这应是除佛经之外,唐人笔记小说中记载那咤事迹最早的一个故事。

元人所撰的《二郎神醉射锁魔镜》杂剧首次将哪吒搬上戏曲舞台,说其为降妖大元帅,出战时「三头飐飐,六臂辉辉」,威风凛凛。而元朝《三教搜神大全》卷7的「那咤太子」条,编者在参照佛经的基础上,加以更多想象,写了较完整的哪吒传说。

其所描写的哪吒是一位高大威猛的神勇将军:「本是玉皇驾下大罗仙,身长六丈,首带金轮,三头九眼八臂,口吐青云,足踏盘石,手持法律,大喊一声,云降雨从,乾坤烁动。」《三教搜神大全》所述为哪吒形象定型最早依据,主要故事虽然简略,但情节基本完备。

相关推荐

微信扫一扫,分享到朋友圈

关于哪吒
返回顶部

显示

忘记密码?

显示

显示

获取验证码

Close